头部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政务公开 > 金融要闻
分享到:
金融普法筑牢根基 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东莞市地方金融管理局“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报告
  • 2025-09-17 11:02:09
  • 来源: 本网
  • 发布机构:中共东莞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
  • 【字体:    

  “八五”普法工作开展以来,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以深化“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为抓手,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深入推进普法工作。由于金融领域专业性强且风险形态复杂,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因此我局高度重视普法工作,结合日常重点工作聚焦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重点金融风险领域,认真落实普法工作,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实现东莞金融高质量发展、服务全市经济和社会大局贡献金融法治力量。

  一、强化组织机制建设,筑牢普法基础

  (一)建立普法领导机制。成立以局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局领导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协同抓、业务科室具体抓、上下联动配合抓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推进“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落实落地落细。

  (二)明确普法责任清单。制定2025年“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报告评议工作系列实施方案,制定本单位年度普法责任清单和重点推进事项,明确各科室普法工作责任、普法目标以及普法具体举措,做到年度有计划、阶段有重点,将普法宣传工作落实到金融工作的各个环节。

  (三)加强法治工作保障。全力争取支持保障落实年度法律服务以及普法宣传工作经费,将普法工作经费纳入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年度预算安排,确保普法责任清单和年度普法工作计划顺利实施,为金融领域法治工作提供强有力支撑。

  二、推动常态化学法用法,提升金融队伍法治素养

  (一)强化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普法。一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局理论学习中心组定期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重要论述及宪法、党章、党规、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等重要文件列入学习计划,领导班子定期开展集中学习,组织开展法治专题讲座,切实推动理论学习入脑入心。二是严格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局主要领导主持召开局党组会、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带头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组织学习省、市关于法治政府建设有关文件精神,部署年度工作安排。三是推动内部法治教育常态化。邀请律师开展《行政复议法》学习暨行政处罚实务专题学习讲座、组织全体行政执法人员云宣讲活动讲座,已累计编发7期《行政处罚典型案例汇编》,有效提升全局执法人员办案能力。

图片1.png

图1  2024年6月28日邀请市委党校教授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专题辅导讲座


  (二)完善内部法治工作相关制度。一是制定局内规范性文件管理相关制度,保障和促进政策文件制定工作依法、有序、高效开展。二是严格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实现各类执法信息统一管理、集中公开。自“广东省行政执法信息公示平台”“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系统”启用以来,五类地方金融组织现场检查已公示了122家次受检机构信息,实现检查内容和检查结果依法公示全覆盖。三是聘请专业律师担任法律顾问,为我局重大行政决策、重要合同、重大执法行为以及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等重要事项提供法律意见。落实行政诉讼案件行政负责人依法出庭应诉制度,2024年度行政执法数据公示率达100%,未发生行政应诉和行政败诉案件。

图片2.png

图 2  2025年6月24日举办归口管理金融企业新提拔干部年轻干部关键岗位干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示范培训班


  (三)落实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考试和执法考试制度。紧抓公职人员年度履职考核,把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情况作为领导干部年度考核重要内容,教育新入职公务员忠于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认真组织全局公职人员参加年度学法考试,参考率和合格率都达到100%。落实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制度,持续推进在编人员参加行政执法资格考试工作。

  三、结合重点工作普法,构建多元宣传格局

  我局聚焦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重点领域,结合日常重点工作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监管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责任,从源头筑牢金融安全防线。

  (一)组建普法宣传工作队伍。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与社工组织签署防非宣传服务合同,构建防非宣传专业队伍。一是构建服务架构体系。组织社工组织在各个服务站点设置防非宣传教室、“以案说法”长廊、法律图书角等设施,并配备律师等专业人员。二是培育壮大宣传队伍。督促社工自主开展防非宣传,积极培育防非志愿者,我市防非志愿者达8000余人,社工和志愿者已成为我市防非宣传的生力军。三是强化社工宣传能力组织公安、协会等专业人员对社工定期开展培训,提升普法宣传水平。

图片3.png

图3  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多年依托社工组织特有的社区治理模式推动防范非法集资末端的日常宣传教育工作

  

(二)关注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宣传。是结合迎春花市活动。通过在迎春花市上设置摊位、派发传单等方式宣传,策划互动小游戏、朋友圈打卡集赞等趣味活动,向群众进行面对面宣讲。二是结合3·15重要时机依托市消费者委员会宣传平台,发布消费维权宣传内容,定期开展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线下公益活动。2025年,我局在元旦、春节期间聚焦老年人集中开展非法金融宣传活动共50余次,共有5000余人次参与活动。

图片4.png

图4  2025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线下公益活动

  

  (三)结合金融主业做好普法宣传。在日常进行行政检查、风险线索核查过程中,我局工作人员主动宣传《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等法规,坚持执法与普法深度融合,注重事前释法、事中说理、事后解惑。严格落实公众意见征集和公开政策解读要求,开展金融政策解读以及普法宣传工作。2025年第二季度共在官网上发布防范非法集资类稿件16篇,政策性文件2篇,政策解读1篇,其他稿件14篇,微信公众号发布内容118篇。

  四、创新普法方式方法,增强普法工作实效

  (一)与时俱进创新普法方式方法。一是线上覆盖。组织31个市打非专责小组成员、33个镇街(园区)开展宣传工作。在“i莞家”APP搭建“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宣传”专区,首页网站导航和海报弹窗点击量分别为近5.8和2.3万次;联合东莞金融监管分局拍摄《“起底”养生骗局,别让非法集资掏空老人钱包》等短视频;组织辖内银行机构参加防非短视频征集大赛。二是线下渗透。定期举办防非宣传月活动和非法集资进校园活动,面向学生、老人等重点人群开展普法宣传。2025年6月20日我市举行防非宣传月活动期间,我局在地铁2号线全线51件出入口LED屏、1266套电视滚动播放公益视频和相关标语约313万次,在3322辆公交车LED屏上循环播放宣传素材。三是创新宣传。举办“防范非法集资”城市寻宝活动,通过打卡城市地标、趣味问答、趣味游戏等共39场丰富活动吸引市民参与,线上浏览量超135万人次、线下100人次。设立防非服务驿站,整合社工组织和金融机构宣传力量,共同打造一批防范非法金融活动服务驿站。

图片5.png

图5  2025年6月15日晚东莞市中心的地标建筑群展示“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等宣传标语


图片6.png

图6  2025年6月20日举办“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2025年东莞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宣传月集中宣传活动


图片7.png

图7  打造全市首批“防范非法金融活动服务驿站”


  (二)发挥金融机构宣传阵地作用。联合金融机构、企业及社会力量,扩大普法覆盖面。是督促落实法律学习教育。督促企业将普法教育与内部合规管理紧密结合。推动东莞银行累计发布《围观新公司法修订亮点》等宣传图文32期;东莞证券锻造“东证微法苑”系列精品课程;东莞农村商业银行集中学习《新时代的中国国家安全》等法律法规。是鼓励创新普法形式围绕非法集资、电信网络诈骗、银行卡盗刷、洗钱犯罪等与群众财产安全密切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各银行通过网点厅堂等阵地开展常态化普法教育。比如,东莞银行多渠道发布宣传图文,在LED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宪法宣传标语;东莞农商行面向麻涌镇古梅第一中学的学生群体,开展《智慧消费进校园,权益同行筑未来》的活动;东莞证券大力打造东莞证券投资者教育基地,开展防范非法证券宣传教育等活动。

图片8.png

图8  东莞证券开展社区民法典普法活动


  下来,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推动普法宣传与风险防控深度融合,指导带动地方金融机构开展普法宣传,为东莞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尾部

主办单位:中共东莞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 中共东莞市委金融工作委员会 东莞市地方金融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9000090 联系地址:广东省东莞市鸿福路99号市行政办事中心北楼三楼
联系电话:0769-22831554    电子邮箱:jinrongban@dg.gov.cn    技术支持:开普云
粤公网安备 44190002000437号      备案号:粤ICP备191266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