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沈文娟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大小微企业金融扶持力度的建议》(第20250055号)收悉。感谢您对我市小微企业金融扶持工作的关注与深入思考,市委金融办高度重视您的建议,经认真研究,现结合工作实际,将有关情况回复如下:
一、关于加强中小微企业规范财务管理培训
为深入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要求,我市积极构建跨部门协同机制,联动政府职能部门、行业协会、金融机构等多方力量,聚焦中小微企业发展痛点,系统性开展财务管理、合规经营等领域专业培训活动,全方位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与市场竞争力。人社部门联合电子科技大学广东研究院,立足培育初创企业成长,推出“2025年东莞市初创企业经营者素质提升培训班”,依托财政专项资助,为初创企业提供免费优质培训资源,课程涵盖财务合规管理、融资策略规划等核心板块,助力企业完善财务管理体系,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实现稳健起步;税务部门创新服务形式,依托“莞税学堂”品牌,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多元化培训活动,系统解读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政策,传授纳税申报实操技巧与风险防控策略,切实帮助中小微企业规范税务处理流程,降低涉税风险。同时,携手行业协会开展 “旗峰畅谈” 税政助企活动,针对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纳税信用评价等重点政策进行深度辅导,推动企业用足用好税收优惠政策,提升税务管理水平;东莞银行积极践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使命,联合村镇便民服务点开展 “千企万户大走访” 活动。通过实地调研精准摸排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同步提供财务报表分析、信贷政策解读等增值服务,助力企业优化财务结构,提升融资可得性与融资效率;东莞市会计学会紧跟数字化发展趋势,举办“DeepSeek等AI赋能我市财务效能提升与财务数字化转型实践”学术沙龙活动,引导会计从业人员学习运用AI技术,借助DeepSeek等智能工具提升工作效率、优化决策流程、强化风险管控,加速财务数字化转型进程。我市积极推动企业树立规范管理理念,健全财务管理制度,确保财务信息真实可靠,实现依法合规经营,有效提升企业在金融市场的信用评级。
二、关于落实落细对中小微企业的服务工作
我市深入贯彻市政府关于深化企业服务、培育优质市场主体的决策部署,推进企业服务模式改革创新,增强对企精准服务能力,落实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深入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行动,通过线上多平台宣传、线下召开银企对接会、上门走访企业等多种方式,深入了解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难点、痛点及融资需求等,全面摸排小微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融资需求,大力宣讲惠企助企政策,指导银行机构针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对小微企业“推荐清单”及时开展融资服务对接,并鼓励银行机构针对民营企业在不同经营业务和发展阶段的融资需求,探索金融创新,打造特色金融产品体系,优化贷款流程、提高审贷放贷效率,积极满足小微企业合理的融资需求,持续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功能。截至2025年4月末,全市新增制造业贷款262亿元,占各行业新增贷款的超4成,全市专精特新企业贷款、小型微型企业贷款,普惠小微贷款分别同比增长32.37%、13.66%、2.96%,均高于同期全市本外币贷款平均增长水平;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2.84%,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18%,均同比下降超70个BP。
三、关于加大对中小微企业融资的扶持力度
为加大财政金融协同力度,我市目前已构建起覆盖各类型市场主体的金融支持政策体系,通过多元化举措助力企业降低融资成本,具体包括市工业设备更新贷款贴息(每年最高贴息500万元)、市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 “数字贷” 贴息奖补(年贴息金额最高75万元)、省工业企业技术改造银行贷款贴息(每年最高贴息200万元)、省中小微制造业企业贴息(最高不超过10万元)、莞企转贷专项扶持资金(最高2亿元)、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贷款补偿比例为2%)、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个人额度最高50万元、小微企业额度最高500万元)、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贴息及担保费资助等政策,为企业提供切实金融支持。
作为东莞市政府性融资担保平台,东莞市科创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科创担保”),积极发挥桥梁作用,2025年一季度批量融资担保业务量达25.35亿元,同比增长320.85%,创下单季历史新高。东科创担保通过召开业务对接会推动与中信银行、建设银行等多家银行的合作,打造 “批量担保快车” 服务,截至2025年3月末,已成功助力1671家小微企业搭乘 “普惠专列”,同比增长近 7 倍,25.35亿元金融活水精准注入实体经济 “小微细胞”。聚焦就业创业,东科创担保携手工商银行东莞分行创新“线上授信+批量担保+极速放款” 模式,通过机制和流程创新实现7天放款且融资成本下降80%,为13家初创企业提供4900万元贷款支持;同时,结合地方特色政策推出农业 “政银担” 批量担保产品,4800万元贷款有效润泽现代农业发展。
与此同时,我市正积极探索推广“园区贷”金融服务模式,支持金融机构深挖数据价值,联合建模,依托公共数据资源创新信用金融产品,重点协助轻资产、无抵押的小微企业获得信用贷款支持,进一步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四、关于增加对金融机构的补贴或奖励力度
为强化金融资源供给,提高金融机构为中小微企业发放贷款的积极性,我市积极发挥央行政策工具引导作用,鼓励金融机构用好用足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碳减排支持工具、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等政策工具,推广“货币政策工具+特色信贷产品+风险补偿/融资担保”融资模式,引导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投入更多信贷资源。
与此同时,我市开展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政策,对小微企业、“三农”、创业创新市场主体、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等进行融资扶持,合作担保机构对其担保并符合风险补偿条件的贷款产生代偿时,对担保公司承担损失给予50%的补偿,并对合作担保公司当年新增批量担保贷款规模给予其一定比例业务奖励,以撬动金融机构为中小微企业融资,促进“敢贷”、“愿贷”,鼓励金融机构充分运用好在科技金融、普惠金融、数字金融等领域的创新经验,开发更多适合中小微企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实现金融机构与企业的互利共赢。
再次感谢您对我市小微企业金融扶持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我们将认真落实相关建议,不断完善政策措施,提升服务水平,为小微企业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助力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共东莞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
2025年7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