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东莞市地方金融管理局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1900MB2C90119T/2023-00139 分类:
发布机构: 东莞市金融工作局 成文日期: 2023-06-12
名称: 关于对第20230141号人大建议的答复
文号: 发布日期: 2023-11-09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关于对第20230141号人大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3-11-09  浏览次数:-

内容:

  坚持“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城市特色,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我市毫不动摇的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人才是发展的支撑。大力培育上市资源,推进有潜力、能创新的企业多途径实现上市融资,在源头创新、关键核心技术寻突破,通过企业上市集聚多元化人才,对推动科技创新发展将起到关键作用。

  目前,我市科技创引及企业上市存在一些的制约因素:一是企业科技创新意识不足。全社会对源头创新、创新生态链创新链的认知程度不够,近两年国际贸易“卡脖子”技术难题制约企业发展,凸显全社会各条战线、各个部门、各个领域还没有真成形成把科技摆在第一位,科技创新布局产业链起步晚,传统产业技术含量偏低,科技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支撑力度不够。二是缺乏敢攻关、能攻关技术研发企业。企业自身对大力投入研发搞技术攻关方面步伐缓慢,对科技投入“周期长,风险高,回报不确定”不敢拼搏。科技创新的标杆企业、标杆创新不多,尤其是外向型经济企业,在传统行业、工艺仍没有较大的突破,一些企业难以在短时间内突破传统的发展模式。三是研发和技能人才需求极为迫切。产学研合作平台搭建和供给仍需深化,高层次研发人员愿意在配套完善的一线城市,城市环境、品质、产业、大学等方面跟其他发达地区对比都有短板,吸引力不足,企业在招引技术骨干人才存在“留不住”等现象。四是企业上市周期长。在培育过程中受市场变化等不确定性影响因素叠加,加大企业上市难度,对已储备的上市后备企业面临的考验更大。

  针对上述问题,对我市科技创引及企业上市提出如下建议:

  (一)重点引进关键电子元器件及组件企业

  在招商选资方面,全市一盘棋统筹规划,加大对产业链核心企业和关键环节招引力度,梳理各个镇主导产业链缺失环节,想办法引进。鼓励龙头企业并购产业链上的核心企业,为这些企业落地提供土地和低成本空间,从而提升整个产业链的安全稳定性。目前松山湖工业用地较少,加速载体不足,通过购买工业用地、租赁工业厂房布局建设生产制造基地,来选择性承接松山湖功能区招商溢出项目,完善产业链条。

  (二)深化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产业链

  从全市创新链部署产业链为着力点,深化创新链条注入产业链原动力,全市在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等新一代新       兴产业上抢占先机,挖掘现有产业突破的亮点。如东坑镇以通讯电子专业镇为龙头产业,以东坑新能德、华荣通信、迈思普电子、东勤技术等一批通信技术企业布局创新链,擦亮全市通讯电子产业的名片,在通讯电子产业有龙头带动,有产业集聚,有产能,扶优扶强重点企业,让源头技术与产业发展更紧密融合。

  (三)深化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通过建立符合产业链资源整合的科研平台、企业联合实验室,吸引集聚高端创新资源,以科技专项资金支持平台建设,出台高层次人才配套政策,支持科研人才在当地活跃科技氛围,依托重大创新平台开展技术交流合作,联合企业家、创业者建立广泛的创新网络链接,推动产业链关联企业用好公共平台开展产学研对接活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四)注重科技人才与企业人才融汇发展

  将松山湖集聚的科研人才队伍分组挂点到各个镇街科技主管部门,扩宽基层科技从业人员在新兴先进制造产业的知识层面。建立与研究院定向培训交流机制,多与研究院开展科技人才交流合作,引进人才服务指导队伍建设,注重人员业务技能提升,推动和指导镇内企业积极有效开展项目申报、科技统计、研发平台及创新链分析、创新型企业引进培育等工作。

  (五)培育上市,拓宽企业融资新渠道。一是强化上市后备资源培育,不断优化上市培育后备库,筛选倍增、专精特新、规上等潜力企业,做深做细企业调研,确定重点培育对象。二是依托深圳、广州一线城市上市金融人才资源集聚,在企业上市前期的经营策略、市场定位、金融资本注入,人才团队等方面,提前按照上市公司规划,通过人才金融资源带动,为制造业上市注入动力。三是强化保障,加大扶持力度。积极落实已有的优惠政策措施,全力帮助、引导企业通过上市、挂牌等多种渠道融资,提升企业品牌价值和市场影响力,推动本土企业高质量发展。

提出人:谭全河


答复:

尊敬的谭全河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科技创引,激活企业市动能的建议》收悉,首先对您提出的建议表示感谢,我局对建议内容进行了认真研究,根据我局职能,对您提出的“培育上市、拓宽企业融资新渠道”建议答复如下:

  近年来,东莞坚持制造业当家,聚焦“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城市特色、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全市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快速增长,为企业上市储备源源不断的后备资源。对此,我市抢抓资本市场改革政策机遇,按照发掘、培育、辅导、上市的推动路径,不遗余力地重点做好重点企业的引导和服务工作,积极推动辖内拟上市企业加快上市步伐。2022年东莞新增A股上市企业12家,首发募集资金共135.9亿元,创历史新高,增量居全国地级市第二,全省地级市第一。目前,东莞境内外上市公司达80家,境内上市公司58家,其中主板23家,创业板25家,科创板9家,北交所1家,A股上市数量居全省地级市第一位;另有已过会、在审排队、辅导备案企业居全省地级市首位,上市后备企业梯次结构发展趋势良好,企业上市后发优势凸显,为地方经济的平稳增长、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是建立企业利用资本市场扶持政策体系2021年7月市政府出台《东莞市推动企业上市发展三年行动鲲鹏计划》,总领全市上市扶持政策引导,实施莞企上市提速扩容计划和质量跃升计划,推动全市园区、镇街企业上市“破零行动”,支持龙头企业兼并重组,鼓励股权投资基金业发展。2007年以来,已相继实施了《东莞市鼓励企业利用资本市场扶持办法》、《关于进一步推动企业上市发展的扶持办法》《东莞市推动企业利用资本市场扶持办法》等政策,累计对372家次企业合计奖励35718.7358万元。其中:申请在境内外证券交易所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上市且申请资料经正式受理的,给予一次性300万元奖励;对上市后首发融资且在东莞投入达到一定比例的最高奖励600万元;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最高奖励500万元;对在全国股转系统挂牌并进入创新层的企业,以及在广东股权交易中心科技创新专板首次挂牌的企业给予一定的奖励。并于2022年进一步完善企业上市发展政策扶持体系,印发《东莞市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人才经济贡献奖励实施办法》,上市及上市后备企业高管可享受最高100万元的产业创新人才奖。同时,围绕企业全生命发展周期建立闭环的企业服务体系,印发《关于强化金融服务企业全生命周期发展的实施意见》,通过完善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梯次推进企业改制上市、积极帮助企业排除上市障碍、支持上市企业并购重组和发债融资,以及提升上市公司规范治理水平和风险防范化解能力等若干措施,助推更多莞企拥抱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二是聚焦上市后备企业发掘、培育与服务。以实施镇街园区企业上市“破零”行动为抓手,充分发挥市镇(园区)的统筹联动作用,按照“培育一批、申报一批、上市一批、做强一批”工作思路,推动各镇街园区发掘培育一批技术含量高、发展潜力足、成长速度快的优质企业纳入上市后备企业培育体系,联合交易所依托专业平台构建企业科技实力评价模型对我市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等重点企业进行评价,筛选出一批科技属性较为突出的重点企业,指导镇街园区做好重点企业的上市发掘培育等工作,并对上市后备企业实行分级分类动态管理制度,新增上市后备企业六年服务管理期要求,动态筛查更替后备企业库,形成优质上市后备企业梯队,确保有限资源向优质企业倾斜,有效推动东莞优质企业加快上市步伐。目前已累计认定了十六批共420家上市后备企业。强化政策、土地、资本等要素支持,市政府主要领导定期主持召开推动企业上市工作专题协调会,帮助上市后备企业解决在上市过程中的不动产权补办、税务、环评等问题,探索建立上市及拟上市企业募投项目对接服务机制,推动募投项目用地需求跨部门、跨园区镇街联动协调解决,有力地推动了一批企业加速IPO申报进程。

  三是深化交流合作服务机制配合广东证监局做好拟上市企业的辅导服务,推荐一批东莞拟上市企业纳入广东辖区上市后备企业数据库,并现场走访重点拟上市企业,为企业提供分行业、分层次、分阶段的上市服务。充分发挥交易所辅导培育的功能优势,积极推动与各类交易(场)所建立更加全面、深入、长期的合作关系,2020年以来,东莞市政府先后与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落地东莞服务基地,共同推动上市后备企业的培育。常态化邀请各交易所专家到莞实地走访企业,2022年会同北交所华南基地开展“鼓励企业抢抓北交所设立机遇专项行动”,对东莞10个上市公司尚未破零镇街进行推动企业上市服务活动,并深入全市镇街园区走访服务超100家有上市意向企业,为企业上市提供“零距离”的辅导服务,帮助企业准确把握当前上市政策动向,深刻认识各上市板块的定位差异,协调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推动我市创新型中小企业积极利用资本市场加快发展。会同各交易所和中介机构专家举办“注册制试点政策宣讲”“走进深交所”“科创资本班”“鲲鹏展翅上市政策宣讲暨投融资对接会”“金融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培训会”等各类宣讲培训活动,服务拟上市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近500家,集聚大湾区资本生态圈的广泛资源,打造价值挖掘的综合服务体系,营造了企业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良好氛围。

  下来,将继续深化与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全国股转公司合作,结合重点产业发展方向和各板块支持领域,全面梳理我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单项冠军企业等重点企业及新能源、新材料、半导体及集成电路等重点行业符合上市条件的潜在后备企业资源,指导镇街(园区)积极发动相关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做大做强,常态化组织各交易所和中介机构开展各类上市辅导培训、座谈会等,加强对拟上市企业辅导服务,助力东莞优质科技创新企业登陆资本市场,推动资本市场“东莞板块”扩容提质。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全市金融改革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东莞市金融工作局             

  2023年6月12日